全球半导体行业关注焦点——中国紫光
2018/06/08
中国国有半导体企业紫光集团正在成为半导体行业的关注焦点。总投资额达3万亿日元的湖北省武汉市半导体存储器工厂将于年内投产。在当地生产工厂即将建成,试制生产线的生产设备也开始进场。紫光集团计划今后10年投资1000亿美元。在中美出现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将加快半导体国产化的速度。可能改写行业秩序的“红色半导体”厂商正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世界最大半导体工厂
在武汉市中心以东约30公里处的开发区“未来科技城”,有的地方尚未铺设柏油马路,在这里,紫光集团旗下的长江存储科技(YMIC)正在推进工厂建设。该工厂将于年内开始量产与东芝一样的NAND型闪存。
在1千米乘以1.5千米的广阔厂区内,截止5月21日,预定建设的3栋厂房中,有1栋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平均每天进出的工作人员多达1000人左右。在通过严格安全审查进入厂区的工作人员中,还有日本半导体设备厂商和工厂设计人员的身影。
![]() |
长江存储科技的半导体存储器工厂正在建设中(湖北武汉) |
第1栋厂房的生产能力为东芝存储器公司四日市工厂的一半左右。东芝存储器公司四日市工厂由东芝与美国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共同投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存储器工厂。长江存储科技的第2栋和第3栋厂房也是第一栋相同规模,争取10年后将硅晶圆的月产能提高至100万枚,相当于东芝四日市工厂的1.5倍。
长江存储科技计划年内通过立体堆叠记忆元件的“三维半导体存储器”量产32层存储器。量产启动时间比韩国三星电子晚4年,之所以备受世界关注是因为紫光集团的投资规模巨大。
4月11日,在比原计划提前20天举行的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场仪式上,兼任紫光集团与长江存储科技董事长的赵伟国宣布“未来10年投资1000亿美元到芯片制造领域”。紫光集团计划继武汉之后,在江苏省南京市也建设同等规模的工厂。
紫光集团在收购了CPU(中央处理器)和通信用半导体厂商,并设立了长江存储科技,作为综合的半导体厂商,是中国半导体国产化象征性的存在。
紫光挖来数百人
不过即使凭借资金实力引入最尖端的制造设备,也未必能够实现最尖端半导体的稳定量产。半导体生产经数百道工序,必须确立精炼的生产程序。如何投产制造设备,以及如何在短时间内从药品的种类数量、电压的强弱等复杂变数中确立最适当的生产方法是十分困难的课题。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 |
![]() |
HotNews
金融市场
日经225指数 | 28611.25 | 369.04 | 01/19 | 10:24 |
日经亚洲300 | 1832.12 | 12.71 | 01/19 | 10:24 |
美元/日元 | 103.74 | -0.01 | 01/19 | 10:19 |
美元/人民元 | 6.4915 | 0.0000 | 01/19 | 01:00 |
道琼斯指数 | 30814.26 | -177.26 | 01/15 | close |
富时100 | 6720.650 | -15.060 | 01/18 | close |
上海综合 | 3596.2237 | 29.8459 | 01/18 | close |
恒生指数 | 28862.77 | 288.91 | 01/18 | close |
纽约黄金 | 1829.3 | -21.0 | 01/15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