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摩擦对中国物价影响浮现?
2018/04/13
在中国,饲料价格出现上涨。从3月底到4月,多家大型饲料企业相继发布了提价通知。批发价格似乎上涨了2~3%。原因是,中国发表了对美国进口大豆和玉米加征关税的反制措施,导致中国国内期货价格迅速上涨。企业对物价上涨的警惕感也稍有浮现。
4月1日,大型饲料生厂商荣昌双胞胎饲料向客户发出通知称,由于原料价格大幅上涨,从4月1日开始对该公司产品实施每吨250元的调涨。该公司并未与客户进行价格商谈,而是直接单方面上调价格,这也透露出企业方面的紧迫感。
民营大型饲料企业新希望集团也决定提价,销售该公司饲料的辽宁华达牧业将每吨饲料价格从6850元上调至7000元。大北农集团和正邦集团等其他饲料企业也追随了大型企业的涨价步伐。
作为饲料原料的大豆粕的价格从2月开始呈上涨趋势。有观点认为这是因为南美产大豆收成不好,不过中美的贸易摩擦激化无疑加剧了价格的上涨。9日,大豆粕的期货价格创下每吨3400元的高点,与徘徊在2700元左右的1月相比上涨了2成以上。转嫁到饲料价格上只是时间问题。
![]() |
中国超市的猪肉销售柜台(资料) |
令人担忧的是对整体物价的影响。中国现在处于被称为“猪周期”的猪肉供求循环的谷底。猪肉的零售价格2月同比下降7%,但降幅已比2017年6月的16%大幅收窄。由于价格下跌导致利润减少,养猪户抑制猪肉供给,猪肉价格下跌已有所止步。
中国市场的猪肉价格波动很大。最近波动最大的一次是在2016年5月,猪肉价格上涨了33%。在此之前的波动峰值是在2011年6月上涨了57%,消费者物价指数猛涨了6%。日本瑞穗银行的细川美穗子主任研究员指出,由于中国畜牧业不断走向大规模化等原因,“峰值和谷值也都在变小”,不过这也肯定会对物价造成一定的影响。
目前,中国零售业销售额的增幅也跌至10%以下等,中国的个人消费已出现放缓的迹象。因此,物价的进一步上涨可能会抑制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贸易战”的前景可能会比想象中给中国带来更早且更深的影响。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上海 张勇祥
![]() |
HotNews
金融市场
日经225指数 | 22215.32 | -62.80 | 04/25 | close |
日经亚洲300 | 1405.25 | -13.65 | 04/25 | 15:27 |
美元/日元 | 109.09 | 0.21 | 04/25 | 15:22 |
美元/人民元 | 6.3109 | 0.0041 | 04/25 | 07:22 |
道琼斯指数 | 24024.13 | -424.56 | 04/24 | close |
富时100 | 7425.400 | 26.530 | 04/24 | close |
上海综合 | 3116.8678 | -12.0593 | 04/25 | 14:11 |
恒生指数 | 30311.30 | -324.94 | 04/25 | 14:11 |
纽约黄金 | 1331.4 | 8.9 | 04/24 | clo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