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载电池企业的淘汰浪潮将至
2019/02/11
在全球最大的中国纯电动汽车(EV)用电池市场上,“2020年问题”正浮出水面。这是因为长期扶持纯电动汽车行业的中国政府将在2020年取消补贴,预计中国的众多电池企业将被淘汰,能幸存的被认为只有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和比亚迪等部分大型企业。在中国经济减速的背景下,政府推进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政策也浮现阴云。
“中国最近的(纯电动汽车相关)政策向淘汰技术实力低下企业的方向转变。必须在(2020年的)补贴制度取消之前进一步提高竞争力”,一名比亚迪的高管透露出危机感。比亚迪在全球车载电池市场上份额排在第3。
![]() |
中国政府从2012年前后开始大力培育车载电池产业,将之作为一项国策。由于政府向车载电池行业投入超过1万亿日元的巨额补贴,中国诞生了数百家电池企业。例如,企业每生产一辆纯电动汽车,政府就发放超过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16万)补贴,电池企业建设工厂的费用也主要由政府承担。从中收益巨大的就是比亚迪。
然而,就连比亚迪也需要应对2020年之后的“补贴消失”。如果没有补贴,单从实力来看,该公司被认为目前仍逊色于日本的松下和韩国企业。
实际上,在中国政府开始向纯电动汽车行业发放巨额补贴的2015财年(截至2015年12月),比亚迪的净利润同比膨胀至6.5倍。2016财年,净利润又猛增了约8成。但中国政府开始转为减少补贴,该公司2017财年的净利润大幅下滑了2成。2018年,政府的补贴进一步减少约3成,预计该公司2018财年的净利润也将减少2∼3成,暴露出对政府补贴的依赖。
冲击还波及到其他企业。2018年7月,深圳市沃特玛电池陷入停产。在中国的车载电池市场上,该公司2017年的市场份额位居第3,但是由于政府补贴减少,无法维持经营。
2018年1~10月,全球车载电池厂商出货排行榜的前10名中,有7家中国企业。但是日本电池厂商表示,“如果没有中国政府的支持,无法获得这一地位”。 单从排名中难以看清中国企业的真实状况。
![]() |
HotNews
金融市场
日经225指数 | 21302.65 | 20.80 | 02/19 | close |
日经亚洲300 | 1288.92 | -4.23 | 02/19 | close |
美元/日元 | 110.66 | 0.12 | 02/20 | 01:47 |
美元/人民元 | 6.7575 | -0.0082 | 02/19 | 16:30 |
道琼斯指数 | 25884.28 | 1.03 | 02/19 | 11:37 |
富时100 | 7179.170 | -40.300 | 02/19 | 16:35 |
上海综合 | 2755.6459 | 1.2893 | 02/19 | close |
恒生指数 | 28228.13 | -118.88 | 02/19 | close |
纽约黄金 | 1318.1 | 8.3 | 02/15 | close |